摘要:中国电线电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一点早有耳闻,与一些电线电缆企业的老板聊天时候,他们也承认,许多时候他们的开工率不到百分之四十,一些大的电线电缆企业好点,能够达到百分之六十或百分之七十。但是显然仍然不算太高,过剩的产能是对资源的一种严重浪费。
从微观层面来看,电线电缆企业产能过剩,那么宏观层面呢?手里的一份宏观数据让笔者着实吃了一惊,2013年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产能约为700亿米。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和打开国外市场难度较大的影响,产量为419.5亿米。作为*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中国2013年电线电缆产量约占到的30%。2013年电缆电缆增速同比下降了8.8个百分点。
中国电线电缆生产企业有几个集中地为江苏、安徽、浙江、山东,产量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东部和中部地区占比分别为61%和20%。总的来看,现有产能远大于产量,产能利用率低迷,约为60%,其中普通电线电缆企业产能利用率更普遍不足40%。
产能严重过剩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竞争极为激烈。由于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集中度极低,这里又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截至2014年7月末,我国电线电缆企业有近万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占比95%以上。我国*名企业仅占国内*的7%至10%,远低于美国的70%。在企业如此众多,集中度如此低下的情况下,势必造成企业间竞争激烈。
竞争激烈的情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仅仅有正当竞争,还有不正当竞争。在不正当竞争的情况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低于成本价倾销等恶性竞争情况就极为普遍了,我们从全国各地对于电线电缆的抽检中不断可以听到各种不合格的消息。除了产品不合格,还有价格的不断下跌,2013年50个规格型号的市场主导产品中有62%的产品价格下跌,平均降幅为-4.8%,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一些企业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仅2014年前两个季度就有40多家企业被淘汰。
产能严重过剩和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电线电缆行业的根本性出路在哪里?其实电线电缆企业也并不需要悲观。作为国民经济神经和血脉的电线电缆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电缆行业可发展空间巨大,无论是城市轨道交通还是汽车业,电缆行业都能分一杯羹。但是质量问题和产能过剩依然是阻碍电缆行业前行的绊脚石,只有切实抓好生产质量,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创新、进行产业优化升级才是电缆行业的根本性出路。
针对具体问题想对策,真抓实干强调落实,这是电线电缆企业必须首先要做到的,然后才能谈的上解决问题。电线电缆行业首要问题是提升产业集中度。而在这其中,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三缺’企业将难逃被淘汰的厄运,而产品‘精、专、特’的企业将有长足发展。
电线电缆行业门槛低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门槛低其中重要原因是电线电缆行业料重工轻,所以其生产线投资需要较大资金规模,对流动资金的规模和资金周转效率的要求较高。目前电线电缆行业的总体经营情况:一是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达60%~80%,有的企业甚至超过80%;二是销售毛利率:目前电缆行业的毛利率约低于11%,减去制造成本、人员成本、财务成本等,很多企业的净利润只有1%~3%。
目前大量企业已处于亏损的边缘。此外,铜铝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较大,使得原有的流动资金规模难以满足新形势需要,更增加了企业资金管理的难度。资金的规模、资金运转的效率成为特种电缆企业持续经营的首要问题。此外,国内不少线缆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3个典型问题:渠道过窄、力度不够、理念陈旧。当前,电线电缆企业正面临能源涨、材料涨、工资涨、物流涨、利润低、回款慢等问题,身处于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中,线缆企业对资金有很大的需求。但我国很多线缆企业融资基本只依靠政府支持和银行融资,所得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发展。且我国线缆行业97%以上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要想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或银行的贷款有较大的难度。
电线电缆行业转型升级的其中重要一条路径是技术创新,如今中国线缆行业需要颠覆性的技术创新,这将成为线缆行业的新蓝海。如有企业能够生产线缆行业中“高大上”产品,利率将非常可观。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创新。目前线缆行业技术更较慢,颠覆性技术仍较少。现在多数的创新是克隆、侵权。模仿并没有错,但是要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要有自己的创新。在这个技术称王的时代,或许未来技术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谁先突破,谁就能够成功。近年来,我国电缆行业的制造规模在快速中提高,在粗放中发展,在非理性中扩张。但是,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较慢,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导致整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技术创新需要人才。其实,资金和人才是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要素,没有资金和人才,技术创新也是根本谈不上的。任何一个行业,人才都是核心竞争力,人才能够为企业创造财富,人才能够帮助企业树立品牌,人才能够帮助甚至说创造更多的人才。因此企业应该努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当然更要善待人才,否则人才流失是必然现象。
全国电线电缆行业正在大浪淘沙,新一轮洗牌,企业创新、转型、升级、并购活动,正在悄然展开,预示着一个崭新的行业面貌即将出现在人们眼前。